鸡肉有滋补养身的功效,是餐桌上常见的肉食。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烹饪方法多样,今天这道彩蔬炒鸡丁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味道可口,小朋友非常喜欢吃。

彩蔬炒鸡丁
用料
主料:鸡腿2个、玉米2把、西红柿1个、胡萝卜1/3个
辅料:鸡精1/2茶匙、白米醋1/2汤匙、白糖1/2茶匙、番茄酱2汤匙、食盐2克、玉米淀粉1茶匙、调和油3汤匙、香葱1棵
彩蔬炒鸡丁的做法

1.准备材料。

2.把鸡肉和蔬菜类洗净切丁备用,鸡肉倒入1汤勺的淀粉抓匀。
鸡肉有滋补养身的功效,是餐桌上常见的肉食。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烹饪方法多样,今天这道彩蔬炒鸡丁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味道可口,小朋友非常喜欢吃。

彩蔬炒鸡丁
用料
主料:鸡腿2个、玉米2把、西红柿1个、胡萝卜1/3个
辅料:鸡精1/2茶匙、白米醋1/2汤匙、白糖1/2茶匙、番茄酱2汤匙、食盐2克、玉米淀粉1茶匙、调和油3汤匙、香葱1棵
彩蔬炒鸡丁的做法

1.准备材料。

2.把鸡肉和蔬菜类洗净切丁备用,鸡肉倒入1汤勺的淀粉抓匀。

3.坐锅上火把锅烧热,倒入调和油。

4.倒入鸡肉滑炒变色。

5.放入香葱翻2下。

6.在倒入蔬菜丁翻炒均匀至蔬菜断生。

7.倒入盐巴、鸡精、白糖。

8.倒入白米醋待翻炒入味。

9.倒入番茄酱。

10.勾入水淀粉在等1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鸡肉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种肉食,既可以热炒也可以炖汤,有人说吃鸡肉最营养,也有人说喝鸡汤才营养,现在鸡肉和鸡汤就来一场营养PK赛,让我们一窥究竟>>>鸡汤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
鸡汤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

鸡肉是大家所喜欢吃的一种肉食,做起来也比较方便,省事,很多人觉得鸡汤比鸡肉更有营养,下面将为你揭晓鸡汤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
一、鸡肉的营养成分
其实,鸡肉为人体主要提供的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鸡肉中的脂肪并不多,比起其他肉类,鸡肉的脂肪算是比较少的。鸡肉虽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比起蔬菜水果和动物内脏,含量甚微,我们并不指望鸡肉能给人类提供这些营养素。鸡肉中的蛋白质却不同,我们摄取鸡肉中的营养素,主要就是其中的蛋白质。
二、在煲制鸡汤的过程中,脂肪很容易溶到汤中
脂溶性维生素,骨头中的钙在温度和水的条件下,很容易溶解在脂肪里,并随着脂肪一起溶入汤中。水溶性成分自然也很容易进入汤中。而这些融入到汤中的成分很多都属于香味物质。这就是为什么汤又鲜又香如此美味的原因。

三、鸡汤再美味,并不意味着营养
因为在煲汤的过程中,鸡肉中的蛋白质只有一小部分会溶入到汤中,即使长时间炖煮,溶入到汤中的蛋白质也不过总数的1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90%左右的蛋白质仍留在鸡肉中。
有些人会问,那为什么一些虚弱的人喝了鸡汤,会感觉身体有好转呢。从西医营养学角度来讲,这跟鸡汤中的营养成分有关,而且,这些营养成分都是身体所需且已溶入汤中,进入体内,可直接吸收,相比较而言,胃肠的消化负担减轻很多。如果吃蒸鸡或炒鸡,考虑到吃的量和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未必能达到喝汤的效果。
因此,我们不仅要喝鸡汤也要吃鸡肉。
结语:鸡肉能为我们提供蛋白质,是不蛋白质的好食材,最重要的是脂肪含量不高哦。
相关文章推荐: 鸡汤虽美味,但有些人却不适合喝
鸡汤虽美味,但有些人却不适合喝

秋天最适合进补,不少人都选择鸡汤,鸡肉确实是很好的补品,但是有一些人却不能喝鸡汤,一定要注意哦。
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鸡汤会促进胃酸分泌,不仅不利于消化,反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2、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
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一起参加,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发胆囊炎发作。
3、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喝鸡汤
因为鸡汤富含嘌呤和脂肪,会诱使痛风发作。
4、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患者
鸡汤中的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血脂、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发冠状动脉硬化等病态。
5、肾脏功能不全患者
鸡汤内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效果不全或尿毒症的病者,因为病者肾肝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准时处置,喝多了鸡汤就会引发高氮质血症,加重病的进程。
熬鸡汤要注意几点
(1)宰活鸡吃冻鸡
买活鸡自然不用说了,主要是为了保证肉味的鲜美。
但鲜鸡买回来之后,应该先放冰箱冷冻室冰冻3个小时左右再拿出来解冻煮汤。这么做,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
动物骤然被杀时,体内会自然释放出多种毒素;并且新杀的鸡体温比较适宜细菌繁殖,这时冷冻,既能杀菌,又能让鸡肉从“僵直期”自然过渡到“成熟期”,这样的鸡肉肉质才是最好的,做出来的汤味道才会更鲜美。
很多人都认为杀活鸡炖汤,才可以炖出的鸡汤味道最鲜美。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在冰箱冷冻室里放3~4个小时再取出解冻炖汤,这样炖出的鸡汤味道才更鲜美。

这和不要吃鲜鱼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活鱼宰杀后,鱼肉的肌纤维逐渐出现僵直的现象,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充分的分解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正是鱼肉鲜味的主要成分。
然而鱼体从高度僵硬,逐渐开始向自溶阶段的时候,鱼肉当中大量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才可以逐渐分解为人体容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
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动物骤然被杀,体内会自然释放多种毒素,而且刚宰杀的热肉细菌繁殖迅速。,冷冻既杀菌,也让肉从“僵直期”过渡“腐败期”到“成熟期”,这时的肉质最好,再来炖汤做菜明显香嫩。
(2)必需的步骤:飞水
营养学研究表明,任何肉类在炖汤之前,都应该将主料在开水里面煮一下。
这样不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彻底清洁肉类的过程,可以使炖出的汤清凉而不浑浊,鲜香而无异味,这个过程叫做飞水。
飞水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是冷水煮肉,从冷水到煮沸,肉的营养就会严重流失。
最适宜在温水时下锅,然后煮七到八分钟,在煮的过程中,适时地翻动肉块。当然,开水下锅也可以,煮三到五分钟即可。
(3)炖汤开始,水生火热
飞水完毕后,要立刻用冷水冲凉肉块,再放入锅炖汤。
因为炖汤最适宜冷水下锅,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原料会充分释放出营养,与水同温的原料更能煮出好味道。
(4)控制火候是炖汤的关键
炖汤主要是为了饮其汤,其次再食其肉,所以我们不提倡用高压锅炖汤,因为营养物质需小火长时间慢慢加热才能出来,而用高压锅熬制的时间短,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熬制鸡汤应该用砂锅,先大火10分钟烧开后再转小火,烧开的程度应该掌握在似开非开的状态。
因为砂锅的保温功能强,如果完全沸腾后再调小火,它的后续沸腾就会对汤品的“鲜”造成损失。
在熬汤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揭盖,揭盖容易“跑气”,这样汤就没了原汁原味。

(5)放调味品的学问
熬鸡汤的时候,放调味品的顺序是有讲究的,不然做出来的鸡汤就会逊色很多。
有人喜欢在煮鸡汤开始时就把所有的调料放进去,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在做鸡汤时,如果过早地放入盐,就会使鸡肉中的蛋白质凝固,汤的营养程度和鲜美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容易出现汤味淡、肉不烂的结果。
那么,何时才可以放调味品呢?盐和其他调味品应该在汤快要熬好的时候放进去,放盐后不要搅拌,那样会留下一股生盐味。
放盐后,再转大火10分钟,中途不要揭盖,这样出来的鸡汤味会更浓。
2款鸡汤食谱
浸豉油皇鸡
主料: 鸡 1000克
调料: 卤汁 500克
制法:
1.净嫩草鸡入滚水锅,焯水,沥干水。
2.精卤水烧滚,将鸡放入,用小火(汤面保持虾线泡状)浸煮20分钟后,端锅离火。待冷却后取出,斩块即成。
适用人群:孕早期
健康提示:本菜品用于补虚养身调理和健脾开胃调理。
鸡汤豆腐小白菜
原料:豆腐50克、小白菜50克、鸡肉100克、清鸡汤100毫升、姜丝适量。
制法:
1、豆腐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切成骨牌大小的方块待用。
2、小白菜洗净后切成寸段,鸡肉切块,焯水待用。
3、鸡汤和鸡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同煮;煮熟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和小白菜,再次沸腾后加入姜丝,调味即可。
功效:小白菜的叶酸含量为每100克小白菜含叶酸115.7毫克,其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均比大白菜高,需要提醒的是,腐烂的小白菜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绝对不能食用。
结语:通过本文,你了解了哪五类人不适宜喝鸡汤,一定要牢记哦。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