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盐焗法”一般使用“水蒸法”或者“电饭煲法”,今天小编要推荐的是一道烤箱版的“盐焗鸡”。盐焗鸡的最大特点就是皮色油亮诱人,肉质鲜嫩可口,虽然要腌制一个晚上,但想想第二天的美食,还是值得的。

盐焗鸡
原料:三黄鸡1只(连爪毛重大约870g)、老姜、大葱、香葱一小把
调料:料酒 10ml、姜黄粉1小勺、细盐3~5g、糖一小撮(拇指和食指捻起的量)、五香粉少许、麻油少许(可选)、香料盐1500g左右(香料盐:在1500g粗盐中加入桂皮八角香叶等等香料,然后在锅中不停翻炒,直至盐中的水汽蒸发掉,颜色微微泛黄即可)、冰水大量
做法:

1. 准备好各种材料;
2. 鸡洗净,去除内脏,鸡爪,鸡尖(这个鸡爪没有肉,所以即使焗了也没吃头。如果不喜欢头,也可以把鸡头去掉。我还撕去了一部分的肥油。。。)。另外准备大量的冰水;
3. 做一锅清水,水中放入两片姜,一段大葱,料酒,大火加热;
4. 煮至沸腾后,拎着鸡的脖子,将鸡浸在沸水中,至鸡皮变色后,立刻捞出。如果要吃鸡头的话,可以再拎着鸡腿,将鸡头向下,重复操作一次;
5. 烫好的鸡,立刻浸在冰水中,让其迅速冷却,收紧鸡皮;
6. 待鸡完全冷却之后,用厨房用纸擦干表面的水分;
7. 鸡肚子里面也要用厨房用纸吸干水分和血污,然后可以将头塞到鸡肚子里(主要是为了减小体积,要不然锡纸包裹之后,就需要很大的锅才能放得下)。处理好的鸡,放在一边,备用;
8~9. 小碗中放入五香粉,细盐,糖,姜黄粉;
传统“盐焗法”一般使用“水蒸法”或者“电饭煲法”,今天小编要推荐的是一道烤箱版的“盐焗鸡”。盐焗鸡的最大特点就是皮色油亮诱人,肉质鲜嫩可口,虽然要腌制一个晚上,但想想第二天的美食,还是值得的。

盐焗鸡
原料:三黄鸡1只(连爪毛重大约870g)、老姜、大葱、香葱一小把
调料:料酒 10ml、姜黄粉1小勺、细盐3~5g、糖一小撮(拇指和食指捻起的量)、五香粉少许、麻油少许(可选)、香料盐1500g左右(香料盐:在1500g粗盐中加入桂皮八角香叶等等香料,然后在锅中不停翻炒,直至盐中的水汽蒸发掉,颜色微微泛黄即可)、冰水大量
做法:

1. 准备好各种材料;
2. 鸡洗净,去除内脏,鸡爪,鸡尖(这个鸡爪没有肉,所以即使焗了也没吃头。如果不喜欢头,也可以把鸡头去掉。我还撕去了一部分的肥油。。。)。另外准备大量的冰水;
3. 做一锅清水,水中放入两片姜,一段大葱,料酒,大火加热;
4. 煮至沸腾后,拎着鸡的脖子,将鸡浸在沸水中,至鸡皮变色后,立刻捞出。如果要吃鸡头的话,可以再拎着鸡腿,将鸡头向下,重复操作一次;
5. 烫好的鸡,立刻浸在冰水中,让其迅速冷却,收紧鸡皮;
6. 待鸡完全冷却之后,用厨房用纸擦干表面的水分;
7. 鸡肚子里面也要用厨房用纸吸干水分和血污,然后可以将头塞到鸡肚子里(主要是为了减小体积,要不然锡纸包裹之后,就需要很大的锅才能放得下)。处理好的鸡,放在一边,备用;
8~9. 小碗中放入五香粉,细盐,糖,姜黄粉;

11. 切两片姜(稍稍厚一些),小香葱洗净沥干水分,各种调味粉拌匀;
12. 在凉透并且擦干水分的鸡身上,抹上薄薄的一层料酒。这个量只要非常少的一点点就行;
13. 稍干后,用手指沾一些粉类的混合物;
14. 均匀的轻轻抹在鸡身上,每个地方都要抹到,顺势按摩一下,然后放在一边静置10分钟,再抹一次调料粉;
15. 重复抹粉2~3次之后,用手给鸡稍稍按摩一下,让其更好的入味。另外鸡肚子里面最好也抹一些调味粉;
16. 把姜片和香葱塞到鸡肚子里;
17. 蒙保鲜膜,腌制2~3个小时或过夜。冬季室温即可,天热的时候放冰箱。我是室温腌制过夜的;
18. 第二天,预热烤箱,上下火180度。将香料盐放在锅中,中大火翻炒至滚烫,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转小火,保温,备用;
19. 取一张锡纸,要大一些的,在亚光面上刷上薄薄的食用油;
20. 放上腌制好的鸡,鸡胸向下;
21. 用锡纸将鸡严密的包裹起来,尽量包的紧一些,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弄破。包好后,保险起见,可以再多包1~2层,最好是将收口向上;
22. 在锅底先放上一部分香料盐,大约在1.5~2cm左右厚。我这里在锅底部先垫了锡纸,因为高温的海盐具有比较强的腐蚀性;
23. 放入包裹好的鸡,注意收口向上;
24. 再加入剩下的海盐,直至将鸡完全埋起来,最好高过鸡2~3cm;
25. 盖上锅盖或者在表面密封上一层锡纸;
26. 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下火,170~180度之间,烘烤60分钟左右。烘烤结束后,不要着急打开烤箱,让锅子继续焖一会儿;
27. 稍凉后取出,小心的去掉表面的粗盐,取出锡纸包,打开。这个时候可以用竹签试一下,如果竹签能很轻易的插进鸡大腿中且拔出后没有血丝,就是熟了;
28~30. 将鸡摆入盘中。如果锡纸包里还有部分黄色的鸡汁(一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的),则将其倒入碗中,视口味加入一小撮姜黄粉和盐,小葱末,做为蘸料。剩下的就是开啃吧!
温馨小贴士:
1. 先把鸡烫一下,可以去除表面的油污以及肚子里的血水,但是时间不宜久。鸡皮变色就捞出,立刻浸在冰水中,这样做出来的鸡皮会很嫩很Q,而且也不容易破。另外我还看过先焗好之后再去鸡爪的,这样主要是为了避免鸡腿肉在冷热巨变的情况下收缩。像我图里的那样,就是收缩了;
2. 姜黄粉是这道菜里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如果超市没有的话,可以网上购买;
3. 腌制好的鸡,应该会渗出一些水分,倒掉就行,然后要把鸡晾干再包锡纸。锡纸上面涂薄薄的一层油,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皮沾粘在锡纸上。我事先也考虑过用油纸,但是感觉油纸不如锡纸和鸡贴合的严密(如果包裹的不严密的话,在焗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水汽)。锡纸多包两层,比较安全;
4. 香料盐要先炒热,然后铺在容器底部,2cm左右。这是为了让鸡始终处在一个基本恒定的温度区间。另外铺的厚一点,可以在焗的过程中,吸收渗出的汁液,以免烤糊烤焦。盐的量要多一些,这样保温性才好,蓄积的热量才会更多;
5. 焗鸡用的容器,最好不要是那种带有涂层的锅,因为高温下的盐具有比较强的腐蚀性,会损坏锅的涂层。如果实在要用,可以像我这样,先垫上一层锡纸,然后再放盐。最后剩下的盐,可能有一部分会被汁液浸湿,只要取出来放在烤箱烘干或者晒干,然后密封保存,就可以重复使用了,而且越用会越香。我这个盐都有一年多快两年了,也没有坏掉哦~虽然用的次数不是很多
6. 因为盐在吸收了湿气后,会结成块,所以最后取出锡纸包的时候,要小心一些,尽量不要弄破。锡纸包里的汤汁也不要浪费,加点盐和姜黄粉,就是很好的蘸料了哦~~
7. 鸡取出之后,还可以趁热刷上一层薄薄的香油,既能提亮颜色,又能增加香气和风味。食用的时候,可以像我们这样粗放派直接上手撕,也可以婉约点先剁成块或者将鸡肉撕碎,然后再食用,看自己喜欢。
【小编推荐】营养专家告诉你吃鸡的6个真相
营养专家告诉你吃鸡的6个真相

鸡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价格又便宜,脂肪含量又低,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下面为你介绍营养专家告诉你吃鸡的6个真相。
真相一:鸡汤营养远低于鸡肉。
在很多人眼中,喝鸡汤最补,剩下的鸡肉营养都已经被炖到汤里了。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炖完汤的鸡肉营养要远远高于鸡汤。鸡肉为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还有脂肪、维生素和钙等矿物质。在炖鸡过程中,大量的鲜味物质会溶解到汤中,因此鸡汤会变得好喝,但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汤里。有数据表明,每100克鸡肉和鸡汤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鸡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国,鸡身上的各个部位被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指出,鸡的很多部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减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鸡皮中的脂肪较多,胆固醇较高,最好少吃。其次,鸡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体集中的部位,偶尔吃些解馋没有问题,吃时最好去掉皮。再次,鸡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食用。最后,鸡胗负责储存和磨碎食物,鸡肝负责代谢、解毒有害物质,鸡肾与有害物质排泄有关,因此,尽管鸡胗、鸡肝和鸡肾营养美味,但应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而心脏与有害物质代谢无关,所以鸡心安全性较高,可适量食用。
真相三:母鸡炖汤,公鸡快炒。

人们在选择鸡肉时往往比较注重鸡的品种及新鲜程度,对于鸡的雌雄却不太关心。杨力表示,公鸡和母鸡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鸡一般用来炖汤,而公鸡适合快炒。因为母鸡脂肪含量较高,肉中的鲜味物质容易溶于汤中,炖出来的鸡汤味道鲜美。反之,公鸡的肉质较紧致,很难熬出浓汤。人们吃公鸡更喜欢细嫩的“童子鸡”,这时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鲜嫩美味。另外,公鸡和母鸡在食疗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医认为,公鸡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母鸡性属阴,滋补效果平和、缓慢,适合产妇、年老体弱者食用。
真相四:与蘑菇和土豆是绝配。

鸡肉是一种比较百搭的食材,但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指出,鸡肉与蘑菇和土豆是绝配。这是因为,蘑菇中含有丰富的鸟苷酸盐(一种呈鲜物质),鸡肉中则含有丰富的肌苷酸盐,在慢炖的过程中它们都会释放出游离的谷氨酸钠。三者协同作用,产生的“鲜味”要远大于各自单独使用时产生的“鲜味”之和。土豆含有较多的谷氨酸盐,和鸡肉搭配也会增强美味。
真相五:烹饪完再去掉鸡皮。

为了减少脂肪摄入,很多人在烹饪前就去掉鸡皮。芮莉莉指出,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应在烹饪后再将鸡肉去皮。
真相六:柴鸡安全风险可能更大。

很多人在购买时偏爱柴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从营养补充来说,柴鸡和肉鸡的营养差别可忽略不计。从风味和口感来讲,柴鸡确实口感更好。但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由于柴鸡长时间放养,无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风险更大。
结语:很多人都认为鸡汤很补,鸡肉的营养全部都炖到汤里面去了,其实不然,鸡汤的营养远低于鸡肉哦。
【相关推荐】 鸡汤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
鸡汤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

鸡肉是大家所喜欢吃的一种肉食,做起来也比较方便,省事,很多人觉得鸡汤比鸡肉更有营养,下面将为你揭晓鸡汤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
一、鸡肉的营养成分
其实,鸡肉为人体主要提供的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鸡肉中的脂肪并不多,比起其他肉类,鸡肉的脂肪算是比较少的。鸡肉虽含有维 生素和矿物质,但比起蔬菜水果和动物内脏,含量甚微,我们并不指望鸡肉能给人类提供这些营养素。鸡肉中的蛋白质却不同,我们摄取鸡肉中的营养素,主要就是 其中的蛋白质。
二、在煲制鸡汤的过程中,脂肪很容易溶到汤中
脂溶性维生素,骨头中的钙在温度和水的条件下,很容易溶解在脂肪里,并随着脂肪一起溶入汤中。水溶性成分自然也很容易进入汤中。而这些融入到汤中的成分很多都属于香味物质。这就是为什么汤又鲜又香如此美味的原因。

三、鸡汤再美味,并不意味着营养
因为在煲汤的过程中,鸡肉中的蛋白质只有一小部分会溶入到汤中,即使长时间炖煮,溶入到汤中的蛋白质也不过总数的1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90%左右的蛋白质仍留在鸡肉中。
有些人会问,那为什么一些虚弱的人喝了鸡汤,会感觉身体有好转呢。从西医营养学角度来讲,这跟鸡汤中的营养成分有关,而且,这些营养成分都是身 体所需且已溶入汤中,进入体内,可直接吸收,相比较而言,胃肠的消化负担减轻很多。如果吃蒸鸡或炒鸡,考虑到吃的量和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未必能达到喝汤 的效果。
因此,我们不仅要喝鸡汤也要吃鸡肉。
结语:鸡肉能为我们提供蛋白质,是不蛋白质的好食材,最重要的是脂肪含量不高哦。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