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逸香菜谱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逸香菜谱网
普通文章干贝蒸水蛋
普通文章鸡蛋肉松沙拉卷
普通文章香葱虫草柴鸡蛋
网站首页 家常菜谱 中国菜谱 烘培 外国食谱 米面杂粮 饮食健康 时尚饮品 快乐厨房 健康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 逸香菜谱网 >> 中国菜谱 >> 山东鲁菜 >> 正文
小鱼馒头
来源:不详   佚名  点击数:
0.jpg

  今天继续咱的山东花样馒头,这次是重头戏——鱼馒头,

  寓意:年年有余(鱼)!腊月二十八,鱼馒头蒸一锅,希望年年都有好收成!

  来回拍了27张图,厨房新手,一样能够学会哦!

  原料:

  主料:面粉500克,温水250克,酵母粉1克

  装饰:大枣、红豆各适量

  工具:小勺、剪刀、吸管


  图1:温水化开酵母粉。

  图2:面粉加入盆内,慢慢倒入酵母粉水。

  图3: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图4:用手不断揉搓,使面絮不断粘合。

  图5:揉至表面光滑,盖保鲜膜或锅盖。

  图6:静置温暖处,发酵至2-3倍大。

  图7: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加入干面粉,揉匀。

  图8:揉至再也没劲揉入干面粉为止,表面光滑。

  图9:将其均分成5份。

  图10:取一个面剂,不断揉至表面光洁、顺滑。

  图11:用右手四指和拇指不断将截面揉和至掌心处。

  图12:将其搓长。

0.jpg

  今天继续咱的山东花样馒头,这次是重头戏——鱼馒头,

  寓意:年年有余(鱼)!腊月二十八,鱼馒头蒸一锅,希望年年都有好收成!

  来回拍了27张图,厨房新手,一样能够学会哦!

  原料:

  主料:面粉500克,温水250克,酵母粉1克

  装饰:大枣、红豆各适量

  工具:小勺、剪刀、吸管


  图1:温水化开酵母粉。

  图2:面粉加入盆内,慢慢倒入酵母粉水。

  图3: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图4:用手不断揉搓,使面絮不断粘合。

  图5:揉至表面光滑,盖保鲜膜或锅盖。

  图6:静置温暖处,发酵至2-3倍大。

  图7: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加入干面粉,揉匀。

  图8:揉至再也没劲揉入干面粉为止,表面光滑。

  图9:将其均分成5份。

  图10:取一个面剂,不断揉至表面光洁、顺滑。

  图11:用右手四指和拇指不断将截面揉和至掌心处。

  图12:将其搓长。

  图13:不断将面团搓长,形成顶端尖细,中间略粗,尾部尖细的形状。

  图14:将尾部向上折叠。

  图15:用手轻压。

  图16:用刀自中间位置切断。

  图17:用刀在上面压上花纹。

  图18:用剪刀自头部剪开一口。

  图19:将大枣丝塞入鱼嘴内。

  图20:用刀在鱼头前部压上印。

  图21:点缀红豆,做鱼眼睛。(用比红豆粗的习惯,在眼睛位置略压下,眼睛会更漂亮哦!没有可省略)

  图22:用小号的勺子,自尾部开始,压上花纹,做鱼鳞。

  图23:在鱼身的一侧剪侧鳍。

  图24:另一侧剪三条,做背鳍。

  图25:将鱼依次完成,静置醒20-30分钟。

  图27:蒸锅放足量清水,鱼馒头垫玉米皮,放入蒸锅。

  图28:大火将水烧开,转中火,蒸20分钟关火,焖5分钟开盖子即可。

1.jpg

  小贴士:

  1、造型馒头,一定要面硬,酵母粉的量也不能大。不然,发酵后影响美观。

  2、鱼鳞是用小勺子压上去的,压的时候要略用力,不然发酵后不明显。

  3、面团发好后,揉入足量干粉,可以使馒头状态更加稳定,减少回缩可能性。

  4、馒头冷水进锅,水烧开后开始计时。

  5、馒头蒸熟后,关火不要急着开盖子,焖5分钟后再开。

  6、开盖子要迅速,不然锅盖上面的水滴会滴落馒头表面,影响美观。

相关文章:4个吃鱼坏习惯易致重疾

4个吃鱼坏习惯易致重疾

4个吃鱼坏习惯易致重疾

4个吃鱼坏习惯易致重疾

  1.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QQ截图20140114180656.jpg

  2.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3.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QQ截图20140114180903.jpg

  4.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不可否认,鱼的确是很好的健康食品,但食鱼有道,才能对你的健康真正有益。

  补充阅读:吃鱼多吃这6个部位更健康

  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营养丰富的肉类美食之一,我们在日常餐桌上常常会见到它的身影,但是很多人吃鱼都是吃它的肉,其实鱼有好多地方都是营养美味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如何吃鱼更健康,快来学学是如何饮食保健的吧。

  1.鱼肉

  鱼肉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好和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研究发现,鱼肉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等)、酶类、矿物质(如钙、磷、钾、碘、锌、硒等)、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

  鱼肉可分为暗色鱼肉和白色鱼肉两种。暗色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较多,味道较腥。白色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但腥味较轻。

  2.鱼脑

  鱼脑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类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并具有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作用。但鱼脑中也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因此不宜多吃。

  3.鱼眼

  鱼眼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可增强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因此,经常用脑的人可常吃鱼眼。

  4.鱼鳔(即鱼肚)

  鱼鳔是一种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早在16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鱼鳔的记载。该书中称鱼鳔是与燕窝、鱼翅齐名的高营养食品。

  现代研究发现,鱼鳔中含有丰富的大分子胶原蛋白,该物质具有改善人体组织细胞营养状况、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延缓皮肤老化的功效。用鱼鳔制成的菜肴口感滑润、细腻。

  5.鱼骨

  鱼骨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因此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和骨骼开始老化的中老年人应多吃鱼骨。另外,很多人都因为不会烹制鱼骨而将其扔掉。其实,鱼骨的烹制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将鱼骨晒干、碾碎后,和肉馅一起做成丸子食用。也可以在炖鱼时多放一点醋,并使用高压锅进行炖煮,这样可使鱼骨软化,直接食用。

  6.鱼鳞

  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胆碱、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及钙、硫等矿物质。胆碱具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卵磷脂具有保护肝脏、促进神经和大脑发育的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心脏病的作用。因此,常吃鱼鳞对健康是很有益处的。人们可将鱼鳞用小火熬成鱼鳞冻食用,也可做成汤食用。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湖北美食]小鱼干
      特别推荐

    腊鱼炖粉条
    普通文章腊鱼炖粉条普通文章地三鲜
    普通文章白菜猪肉炖粉条普通文章土豆烧茄子
    普通文章酱扒茄子普通文章酸菜白肉
    普通文章猪肉炖粉皮普通文章酸菜猪肉炖粉条
    普通文章桂花小窝头普通文章东北家常菜―地三鲜
    普通文章豆面(图详解)普通文章东北锅包肉
    每日推荐
    推荐文章韩国辣豆腐汤
    推荐文章韩式泡菜酸辣羹
    推荐文章椰蓉雪花面包
    推荐文章手抓羊肉饭
    推荐文章不知这些吃常吃三文鱼容易感染…
    推荐文章有了这些食材相伴,健康小菜一…
    菜谱热图

    芋泥鱼饼

    芝麻阿胶糊

    三杯鸡的做法

    芝麻鸭的做法
    菜谱热点
  • 没有热点文章
  • Copyright © 2018-2015 www.winesi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逸香菜谱网 版权所有 www.winesin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