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笋烧肉,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是海人都熟悉的名字,我想应该没人没听过的吧,几乎每家过年都会出现的必备菜肴,直到如今我家还是这样。
而且,这道菜从来不会“缺席”年夜饭。水笋,并非竹笋、冬笋等同类品类,一般用的是福建永安笋干。
称其为水笋,可能是因为干货需要水发的缘故。泡发笋干最好用淘米水,笋干要浸透了才容易切得薄,越薄越容易入味。
因为是干货,自然是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啦,没有特定的时段限制,也并不是只有过年才吃的上的,不过貌似水笋烧肉就是年夜饭的习俗。
和很多菜一样,刚出炉的水笋烧肉并不一定是最好吃的时候,这时候的水笋还没有被赤酱吃透,这道菜的特点就是越烧越好吃。
五花肉在其中完全成了陪衬,天天煮,次次热,最后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肉,肥肉已经化成油,瘦肉成了颗粒状。此时的水笋却越煮越入味,那是因为吸饱了肉汁的缘故。
主料:带皮五花肉、水笋
配料:葱、姜、料酒、盐、白糖、老抽、生抽

1.五花肉放热水中稍微烫一下,去除皮表面的杂质,切块
2.水笋事先泡好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水煮开,转小火焖上20分钟,捞出后清水洗净冷却,再用冷水浸泡待用(水笋很难烧透,整个过程要煮很久很久)
3.备冷水一锅,将五花肉投入,至煮熟
4.捞出后冲去浮沫冲洗净沥干
5.在锅内放入少量油,放入葱段、姜片,煸炒爆香
6.将五花肉放入,一起煸炒

7.倒入料酒,加入老抽、生抽、盐,加入少量水后翻匀
8.煮大约8分钟左右,五花肉上色,关火备用
9.汤锅内大火烧开水后放入水笋,煮约10分钟
10.加入水,生抽,觉颜色淡的话可再添加些老抽(要随时注意汤汁的多少别烧干了)
11.煮约10分钟之后将之前烧好的五花肉放入(如果笋和肉一起烧,等笋好的时候肉已经没了)
12.等再次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煨煮,直至肉质酥烂,水笋入味,期间翻翻身,看看汤汁有没有烧干,起锅前可随自己喜欢撒些葱花增香

小贴士:
1. 干水笋泡法:可以用淘米水浸泡一星期,每天更换淘米水一次
2. 烧水笋的肉一定选五花肉比较好
相关文章:你知道吗:一次性筷子可以做笋干!

水笋烧肉,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是海人都熟悉的名字,我想应该没人没听过的吧,几乎每家过年都会出现的必备菜肴,直到如今我家还是这样。
而且,这道菜从来不会“缺席”年夜饭。水笋,并非竹笋、冬笋等同类品类,一般用的是福建永安笋干。
称其为水笋,可能是因为干货需要水发的缘故。泡发笋干最好用淘米水,笋干要浸透了才容易切得薄,越薄越容易入味。
因为是干货,自然是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啦,没有特定的时段限制,也并不是只有过年才吃的上的,不过貌似水笋烧肉就是年夜饭的习俗。
和很多菜一样,刚出炉的水笋烧肉并不一定是最好吃的时候,这时候的水笋还没有被赤酱吃透,这道菜的特点就是越烧越好吃。
五花肉在其中完全成了陪衬,天天煮,次次热,最后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肉,肥肉已经化成油,瘦肉成了颗粒状。此时的水笋却越煮越入味,那是因为吸饱了肉汁的缘故。
主料:带皮五花肉、水笋
配料:葱、姜、料酒、盐、白糖、老抽、生抽

1.五花肉放热水中稍微烫一下,去除皮表面的杂质,切块
2.水笋事先泡好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水煮开,转小火焖上20分钟,捞出后清水洗净冷却,再用冷水浸泡待用(水笋很难烧透,整个过程要煮很久很久)
3.备冷水一锅,将五花肉投入,至煮熟
4.捞出后冲去浮沫冲洗净沥干
5.在锅内放入少量油,放入葱段、姜片,煸炒爆香
6.将五花肉放入,一起煸炒

7.倒入料酒,加入老抽、生抽、盐,加入少量水后翻匀
8.煮大约8分钟左右,五花肉上色,关火备用
9.汤锅内大火烧开水后放入水笋,煮约10分钟
10.加入水,生抽,觉颜色淡的话可再添加些老抽(要随时注意汤汁的多少别烧干了)
11.煮约10分钟之后将之前烧好的五花肉放入(如果笋和肉一起烧,等笋好的时候肉已经没了)
12.等再次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煨煮,直至肉质酥烂,水笋入味,期间翻翻身,看看汤汁有没有烧干,起锅前可随自己喜欢撒些葱花增香

小贴士:
1. 干水笋泡法:可以用淘米水浸泡一星期,每天更换淘米水一次
2. 烧水笋的肉一定选五花肉比较好
相关文章:你知道吗:一次性筷子可以做笋干!
你知道吗:一次性筷子可以做笋干!

首先,准备一次性筷子若干。这就是普通的很常见的免洗筷,2块钱一大包。
将筷子剪成适当的大小。

剪好后就是这样。
加入高度白酒浸泡两到三天~有的饭店为了省钱就直接用酒精甚至是甲醇来泡~

两天后加入白糖,食盐,酱油
小火炖煮
起锅后加入空瓶子内,上盖放置一段时间

免洗筷会将汤汁全部吸收

变成笋干!从哪一面来看都是笋干。

尝尝!用筷子夹一块尝尝~
居然觉得好吃,简直一模一样。
最后,拿来炒盘笋干炒肉把~哇!色香味俱全耶~
相关文章:实验!一次性筷子能变成笋干???
实验!一次性筷子能变成笋干???
实验: 为了考证这个传言的真实性。我按照网帖中的说法,也在家如法炮制了一番“先用高度白酒(我用的是62度的老白干,度数应该是够高了)浸泡两三天,然后加入糖、酱油调味小火炖煮,然后等着这些筷子吸收完汤汁”,结果三天过去了,煤气费也贡献了,那些筷子(包括常见的桦木筷子和竹筷子)依然坚挺,能够力透纸背,跟笋干的柔、韧、脆有天壤之别。很难相信,黑心商家能用这种东西来欺瞒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两种筷子原料:长的为竹筷,短的是桦木筷。
高度白酒浸泡

加入调料后炖煮
浸泡
木筷

成品上面是木筷下面是竹筷

成品左为木筷右为竹筷

烹制后的方便筷能撑起饭盒盖

烹制后的方便筷能撑起饭盒盖左为竹筷右为木筷

烹制后的桦木方便筷仍能力透纸背
真相: 同其他蔬菜一样,我们对竹笋口感的首要要求是好嚼,好消化,因为植物细胞外面都包裹着主要有纤维素构成的外壳——细胞壁,所以要想获取里面的营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就得碾碎这层外壳。身为灵长类动物的我们,没有像牛那样的有4个胃室的胃和可以磨碎草料的牙,也没有兔子那样长达0.5米的盲肠,所以我们更多地选择植物幼嫩的部分,无论是茎叶花果都是如此。因为这些部分的细胞壁只有1~3微米厚,并且还掺杂了很多松软一些的果胶等物质,所以就算牙齿和消化系统不如食草动物强悍,我们还是可以对付嫩黄瓜和嫩竹笋的。但是,制作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桦木、竹子)则是不折不扣的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部分了。
随着植物的生长,一些组织(特别是木质部)的细胞壁上沉积了越来越多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厚度也增加到了3~5微米。这种变化过程我们经常会体验到,那些一时吃不掉的大白萝卜“变糠”了,就是因为中心组织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大增,影响了口感。不仅如此,对于树木来说,其木质部的细胞还会互相连接在一起,并且内部的细胞组织也会逐渐被消解,形成空腔,最终组成纯粹的如同自来水管一样的输送水分的管道,也就是我们制作卫生筷所取用的那一部分。而这些“纤维素+木质素”管道,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我们舌头和胃友好的。
那么,通过网络流传的那些招数是不是有可能把纤维素和木质素处理成人类消化系统可以对付的家伙?如果事情如此简单,那很多科学家都要失业了。其实,这也是生产第二代生物能源的瓶颈所在——要把植物的木质素分离掉,再把纤维素剁成小段(分解成葡萄糖),才能制成生物乙醇。单单是处理木质素的方法就已经让科研人员焦头烂额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氨水、或者稀酸在高压下剥离木质素,并初步切短纤维素。对我们家庭炉灶来说,这显然是不可能任务。
结论:流言破解。 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不信的话自己当一回“实验党”就明白了。
特别提示: 本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煮“白酒泡筷子”时,会产生大量酒精蒸汽,我在煮的时候,就惊动了家里的可燃气体警报。一定要开窗通风,避免使用明火(用电磁炉)。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