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式酥点
点击查看更多《舌尖上的中国》2相关菜谱 大搜罗
广式酥点,外酥内软,绵柔弹韧,一层一层的,口感具有层次感口感。馅心一般以榴莲、奶黄、枣泥居多,这款千层酥用的加了黄油和糖的紫薯泥。
水油皮面:低筋面粉600克,鸡蛋2个,猪油75克。
油酥面团:低精面粉500克,黄油450克,起酥油400克。紫薯馅心适量。

做法:把低筋面粉、鸡蛋、猪油和适量的水调成水油面团,摔打上劲后擀成薄片放入冷藏冰箱静置。低筋面粉和黄油、起酥油一起擦成均匀无颗粒的油酥。此时油酥是很细软的,也要把它摊成薄片放入冷冻冰箱冷冻20分钟后拿出,时间可以自己掌握,不能冻的太硬。把冷藏的水油皮拿出,擀成油酥两倍大的薄片,包裹起油酥,用力均匀的擀开,叠三层。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入冷藏箱静置松弛10分钟再进行第二次的擀制。一共擀制三次,酥层就擀好了。

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的酥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裁剪叠加。

切成8厘米宽的长条,用喷壶略喷一点水,四层叠加在一起,压紧。

切成一厘米厚的薄片,用擀面棍轻轻擀开。包入馅心,收口处沾上蛋液,粘上芝麻,防止油炸时散开。

入130°C-150°C的油温炸熟。放在吸油纸上把多余的油脂吸除,然后放入纸杯中。

相关文章推荐:广式羊肉煲

广式酥点
点击查看更多《舌尖上的中国》2相关菜谱 大搜罗
广式酥点,外酥内软,绵柔弹韧,一层一层的,口感具有层次感口感。馅心一般以榴莲、奶黄、枣泥居多,这款千层酥用的加了黄油和糖的紫薯泥。
水油皮面:低筋面粉600克,鸡蛋2个,猪油75克。
油酥面团:低精面粉500克,黄油450克,起酥油400克。紫薯馅心适量。

做法:把低筋面粉、鸡蛋、猪油和适量的水调成水油面团,摔打上劲后擀成薄片放入冷藏冰箱静置。低筋面粉和黄油、起酥油一起擦成均匀无颗粒的油酥。此时油酥是很细软的,也要把它摊成薄片放入冷冻冰箱冷冻20分钟后拿出,时间可以自己掌握,不能冻的太硬。把冷藏的水油皮拿出,擀成油酥两倍大的薄片,包裹起油酥,用力均匀的擀开,叠三层。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入冷藏箱静置松弛10分钟再进行第二次的擀制。一共擀制三次,酥层就擀好了。

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的酥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裁剪叠加。

切成8厘米宽的长条,用喷壶略喷一点水,四层叠加在一起,压紧。

切成一厘米厚的薄片,用擀面棍轻轻擀开。包入馅心,收口处沾上蛋液,粘上芝麻,防止油炸时散开。

入130°C-150°C的油温炸熟。放在吸油纸上把多余的油脂吸除,然后放入纸杯中。

相关文章推荐:广式羊肉煲
广式羊肉煲

冬季正是进补的好时节,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 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可在广东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 因,吃羊肉容易上火燥热,但只要合理的搭配,在焖制羊肉时,加一些辅料,就能中和羊肉的燥。
今天在做羊肉煲时,加入了马蹄、胡萝卜、竹蔗、虫草花,这些食村可中和羊肉的燥,竹蔗也能更好地消除羊肉的臊味。
喜欢吃羊肉又容易上火的朋友,不妨试试这做法,而且味道也很赞呢。
原料:羊腿肉600克
辅料:虫草花50克、马蹄10个、胡萝卜1根、竹蔗2段、炸支竹2根
调料:蒜2瓣、姜4片、蒜苗1根、香叶1片、小茴香5粒、红烧酱油1汤匙、盐2-3茶匙、广东米1汤匙

做法:
1、羊腿肉洗净切件,马蹄去皮,胡萝卜去皮削滚刀块,竹蔗削皮剖开小条,大蒜、姜去皮切片,蒜苗切菱形段,香叶、小茴香洗净备好。
2、锅下油爆香姜蒜片。
3、倒入沥干水份的羊腿肉,大火爆炒。
4、沿锅边淋入广东米酒,快速翻炒至羊肉变色。

5、加红烧酱油翻炒均匀。
6、再放入马蹄、胡萝卜、竹蔗翻炒均匀。
7、将羊肉盛入煲内,再加清水没至羊肉,放入香叶、小茴香和盐。
8、烧沸后,盖好盖子转小火焖羊肉。

9、焖至羊肉变焾。
10、放入炸支竹,焖至支竹变软充分吸收肉汁。
11、放入新鲜虫草花和蒜苗段。
12、微煮片刻即可。

小贴士:
1、要买青皮的竹蔗才有清热之功效,而黑皮蔗性较温且滋补,如果买不到也可以不放,因为胡萝卜、马蹄同样有清热润肺之功效。
2、加香叶、小茴香等香料有增香去羊臊味的作用,但不适宜过多,会掩盖羊肉的香味。
3、怕羊腿肉臊味,可将羊腿肉先飞水。
4、可以放一些柱候酱来焖更美味。
相关文章:吃羊肉有五大禁忌 茶水是羊肉克星
吃羊肉有五大禁忌 茶水是羊肉克星

1.忌与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克星"。这是因为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羊肉时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水分减少,进而诱发便秘。

2.不宜与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与羊肉同吃会让它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3.忌与西瓜同食
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

4.部分病症忌食羊肉
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泻者,或服中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5.不宜与南瓜同食
中医古籍中还有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极易“上火”。同样的道理,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

小窍门:教你如何挑选羊肉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多是绵羊肉,比如炒菜、涮羊肉等等,可最近有很多人询问,饭店里有些用山羊肉做的菜,比如"炖黑山羊肉"、"清炖山羊肉"等,到底和绵羊肉有什么区别?
从口感上说,绵羊肉比山羊肉更好吃,这是由于山羊肉脂肪中含有一种叫4一甲基辛酸的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挥发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膻味。
不过,从营养成分来说,山羊肉并不低于绵羊肉。相比之下,绵羊肉比山羊肉脂肪含量更高,这就是为什么绵羊肉吃起来更加细腻可口的原因。山羊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胆固醇含量比绵羊肉低,因此,可以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以及心脏病的作用,特别适合高血脂患者和老人食用。
山羊肉和绵羊肉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上认为,山羊肉是凉性的,而绵羊肉是热性的。因此,后者具有补养的作用,适合产妇、病人食用;前者则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后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凉性的食物和瓜果等。
买肉时,绵羊肉和山羊肉有以下几个鉴别方法:
一是看肌肉。绵羊肉黏手,山羊肉发散,不黏手;
二是看肉上的毛形,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三是看肌肉纤维,绵羊肉纤维细短,山羊肉纤维粗长;
四是看肋骨,绵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则宽而长。
从吃法上说,山羊肉更适合清炖和烤羊肉串。近年来,由于山羊肉的胆固醇、脂肪含量低,还用它开发出了很多保健食品。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