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装》的热播,掀起一股中医的热潮,剧中的一些神奇秘方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剧中王二娘经大夫诊断为湿热之体,调理好后成功怀孕,祛湿吃什么?和菜谱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古法秘方体内湿气排光光。

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者,每因久处低湿,或淋雨涉水,湿邪侵入肌表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头胀脑重,肢体浮肿,身重疼痛等,多属肌表经络之病。
内湿者,每因过食生冷,酒酩过度,致脾阳失运,湿从内生,症见胸痞腹满,呕恶黄疸,泄痢淋浊,足跗浮肿等,多属脏腑气血之病。但表湿重可以入侵脏腑,内湿重可以影响肌表,故外湿与内湿往往相因互见,不能截然划分。

五皮散
【成份】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各9g)。
【主治】皮水。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

苓桂术甘汤
【成份】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白术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二妙散
【成份】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各15g。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平胃散
【成份】苍术9克,厚朴(姜制)6克,陈皮(去白)9克,甘草(炙)3克。
【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八正散
【成份】木通9克、瞿麦9克、扁蓄9克、车前子12克、滑石15克、栀子9克、大黄9克、甘草梢6克。
【主治】湿热下注膀胱的热淋、石淋、证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或隆诸闭不通,小腹胀满或痛,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结语:以上是菜谱网小编带来的有关中医祛湿的方法,科学合理的饮食治疗有助于身体健康。
【相关文章推荐】祛湿的食物 芈月传中的方子真能祛湿明目治病吗?
祛湿的食物 芈月传中的方子真能祛湿明目治病吗?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芈月是个懂医术的女子,她在剧中多次采集草药治病救人,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这剧中芈月的方子是不是真的管用呢?还是编剧瞎扯的,或者是夸大其功效的呢?菜谱网小编这就带你一探究竟。

土茯苓解毒祛湿
剧中事:楚威后一向视芈月为眼中钉、肉中刺,借机将其关在荒废的月华台中。芈茵因记恨芈月,便暗中在她的食物中下毒。芈月吃下后浑身无力,病倒在房中。后因魏美人相助,挖来新鲜的土茯苓给芈月吃,这才稍稍解毒,保她一命。
专家点评:剧中芈月不知身中何毒,随即拿土茯苓来解,而且将刚采来的直接食用,显然这都是剧情需要。
不过,土茯苓解毒确有一定道理。现实中,用作中药的土茯苓一般只选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季节采挖,除去根须,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

土茯苓性甘、淡,平,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等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疥癣等的治疗。
《本草正义》中载:“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需要注意,肝肾阴亏者慎服。
推荐方:治疗妇科炎症、白带多:取土茯苓30克、白芷10克、黄柏15克、苍术10克、怀牛膝20克、苡仁20克,取水适量,煎服。治疗痛风:土茯苓30克、地肤子20克、威灵仙10克、益母草20克、白芍20克,以水煎服。
因个人体质和病情不同,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

水汇五味子清热明目
剧中事:葵姑患上眼疾,月公主决定医治好她,遂来宫中寻中药。在月公主眼里,“水汇五味子”浑身是宝,能祛风活脉,调气止痛,清肝明目,果子成熟后还香甜无比。
专家点评:水汇五味子为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又称黑老虎(根)、冷饭团、仙女抛绣球等。苗语称其为“布福娜”,意思为美容长寿之果。
它是一种产于我国两广、海南、及西南等地的野生水果,根茎能入药,果实可观赏、食用。水汇五味子果肉似葡萄,浆多味甜,果色乳白细腻,果香如苹果,可谓色、香、味俱佳,被称美容佳果。

10多年前,布福娜曾作为新兴水果,风行一时,《芈月传》作者,可能也受其影响。
“水汇五味子”与中药“五味子”是近亲,同属木兰科但不同属,二者的食用、药用功效也完全不同。本品古代药书少有记载,清代《陆川本草》云:冷饭团(根茎)能有“接骨、散瘀、消肿,解毒”功效,可治跌打骨折、风湿骨痛、疮疖、伤口感染。
苗族医药认为,布福娜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果实最佳,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络、调气止痛、清肝明目、益肾固精、补血养颜、提神补脑等功能。应当说,水汇五味子能清热解毒,治疗火热眼疾有一定的依据。

淡竹叶除燥利尿
剧中事:《芈月传》一开始,威后担心向氏生下“小霸星”会波及自己儿子的地位,想利用淡竹叶使其滑胎,幸亏莒姬识得它,“淡竹叶,性甘,淡寒,平时服之清热利尿,然孕妇服之,更具打胎滑胎之效。它还有一个名字,碎骨子。骨能碎之,言其下胎之烈性。”还好被莒姬发现,才得以保住芈月。
专家点评:药物淡竹叶系指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其根茎及块根称为碎骨子。淡竹叶性甘、淡,寒,无毒,归心、胃、小肠经。淡竹叶有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之功效,可以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民间多用其茎叶制作夏日消暑的凉茶饮用。《现代实用中药》载,其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但淡竹叶未记载有滑胎的作用,只有个别的中药学著作中提到孕妇勿服。碎骨子有清热、利尿、滑胎的作用。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多种古代医籍中都记载了碎骨子有“堕胎”的作用。
目前虽无现代医学的验证,但可信度应较高,故孕妇应禁用。现代医学有更好、更安全的终止妊娠的药物和技术,完全没必要再用碎骨子堕胎了。
推荐方:清热利尿:取竹叶及薄荷各3克,加600毫升水煎10~15分钟,去除药渣,再放50克粳米煮至米烂即可,早晚服用。治疗口舌生疮、牙痛:取淡竹叶30克、生石膏30克、麦冬10克、金银花10克,以水煎服。使用前,请咨询专业医师。

大蝎子草散瘀止血
剧中事:楚怀王宠妃郑袖不小心被野草伤着,月公主摘了几片草叶子,咀嚼后敷在郑袖伤处。她说:“这是大蝎子草,咬人比蝎子还厉害,当年我娘亲就是被这草害苦了。”
专家点评:大蝎子草为荨麻科蝎子草属的植物,又名红藿毛草、火麻草,四川人叫“活麻”。本品可鲜用也可晒干,其味苦、辛、凉,小毒。
中医认为,大蝎子草主要有祛痰、利湿、解毒的功效,内服可治咳嗽、痰多、水肿、风湿痹痛、跌打疼痛、皮肤瘙痒等病症,鲜品用量15~30克。外用可治疮毒,取适量煎水洗用。

实验研究证实,大蝎子草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且能抑制动物血小板聚集,故能消肿止痛、活血散瘀。需要注意的是,大蝎子草叶面刺端含高浓度的酸类,刺毛易蜇伤皮肤引起烧痛、红肿等症状。不小心刺伤,可用肥皂水或苏打水洗涤。
推荐方:治风湿关节痛:取鲜大蝎子草,用较厚塑料或布包藤茎,以叶的毛刺在患部痛处刷打数十次,几分钟后局部发红、发热、起疙瘩,隔日一次。不过,大蝎子草本身有毒,如需使用,请遵医嘱。

野灰菜利湿杀虫
剧中事:黄歇将藜错认为黄连。藜,又叫野灰菜,月公主向黄歇科普,说藜这味药材“可以做汤,可以烹菜,尽管它的叶子和黄连极为相像,但味道却是很鲜美的”。
专家点评:藜,中医认为藜性味苦凉,有清热、泻火、去湿、解毒、杀虫功效,可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等症。
研究表明,野灰菜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还能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本品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藜还是传统的常见野蔬。春天采集粗壮嫩绿的幼叶,经沸水焯后,可凉拌、炒食、做汤,还能腌制来吃,其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常吃点野灰菜,还有助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老人补钙也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食后接触日晒会诱发日光性皮炎。所以过敏体质者当慎食。一般人一次也不宜吃得过多。
推荐方:藜30~60克,水煎服,止痢疾、腹泻;取野灰菜、野菊花等量,煎汤熏洗,可治疗皮肤湿毒、周身发痒等。
小结:
看来芈月传中的方子并不是无中生有,不过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可不能自己私自学习其中的方子来治病,我们应该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才行。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