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是20世纪末出现的概念,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布希赫曼提出的“第三状态”,即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既非疾病也非健康者则为“第三状态”。

网络图片
“第三状态”一般是指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不同程度减退的—种生理状态,是由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种多环节的生物现象,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身体状态。
1984年.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整状态。”因此,亚健康状态是不健康的最早阶段,相当于中医的“未病”阶段,它与亚临床状态(疾病的初期) 一起构成了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呈现出较多的游离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或者无法为有关的仪器和实验检测所确认。
亚健康状态可以向多种慢性疾病转化,目前世界上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群已相当普遍,它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整个社会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只有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经济的发展,其社会发达程度、竞争强度与亚健康人群呈正相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医务界都呼吁全社会重视和关心亚健康状态,并将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列为21世纪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的状态。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失衡,即可产生亚健康状态乃至疾病。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亚健康状态疾病的征兆,是疾病由量变发展为质变的过程,而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养生则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
>> 去中国菜谱网首页